
11月7日,在位于楊凌示范區楊陵區楊陵街道城東物流園的玉米收購現場,工作人員忙著打掃收糧后的場地。
“我們糧庫規定收糧后必須把現場清掃干凈,做到顆粒歸倉,絕不允許浪費?!标兾骷Z農楊凌儲備庫有限公司總經理殷建輝說。
為更大程度實現顆粒歸倉,陜西糧農集團通過推行散裝、散卸、散儲、散運“四散化”運輸模式,有效降低糧食流通損耗,同時不斷探索科學保糧方法,把糧食保管自然損耗率控制在0.2%以內。
節糧減損就是增產保供。近年來,我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將“節糧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收”的理念貫穿糧食收購、儲存、運輸、加工等環節,全力“耕種”好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無形良田”。
在西安華臨儲備糧有限公司糧庫辦公區,兩臺顯示器顯示了40多個監控畫面。隨著工作人員的操作,整個庫區以及各糧倉的作業情況盡收眼底。
“糧倉的高清可視探頭和感應器可對倉內溫濕度、蟲害進行檢測和監控,并同步將數據傳輸到智慧管理平臺?!蔽靼踩A臨儲備糧有限公司經理李剛說,“儲藏糧食對溫度、濕度、水分有極高要求。以前儲糧管理主要靠人工,費時費力,現在有了信息技術支撐,一切變得簡單高效?!?/span>
智能化倉儲、可視化監管……一系列新技術、新手段的運用讓我省糧食收儲管理搭上“數智化快車”,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去年,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投入1.9億元,首批啟動實施19個項目,對全省20余萬噸倉容進行功能性提升,減少儲存環節糧食損耗。該局大力支持省糧油科學研究院開展儲糧新技術、新工藝轉化應用和技術服務。該局先后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在全省10個市(區)推廣新型儲糧裝具20余萬套,有效提升“藏糧于民”水平。
西京學院璞玉樓餐飲中心最近掀起一場“光盤行動”熱潮?!拔覀兘o餐后‘光盤’的學生隨機發放小額禮品券和代金券,鼓勵學生愛糧節糧、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活動效果明顯?,F在餐飲中心日產生廚余垃圾比活動前大約減少百分之十?!?1月7日,負責西京學院餐廳管理的西安華煜高校后勤服務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科科長何西鵬說。近年來,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持續推動糧食安全和愛糧節糧宣傳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截至目前,我省有5個國家級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47個省級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來源:陜西日報 記者 吳莎莎)